技術文章
Technical articles熱電偶是溫度測量儀表中常用的測溫元件,是由兩種不同成分的導體兩端接合成回路時,當兩接合點熱電偶溫度不同時,就會在回路內產(chǎn)生熱電流。如果熱電偶的工作端與參比端存有溫差時,顯示儀表將會指示出熱電偶產(chǎn)生的熱電勢所對應的溫度值。熱電偶的熱電動熱將隨著測量端溫度升高而增長,它的大小只與熱電偶材料和兩端的溫度有關,與熱電極的長度、直徑無關。
金相即金相學,就是研究金屬或合金內部結構的科學。不僅如此,它還研究當外界條件或內在因素改變時,對金屬或合金內部結構的影響。所謂外部條件就是指溫度、加工變形、澆注情況等。所謂內在因素主要指金屬或合金的化學成分。金相組織是反映金屬金相的具體形態(tài),如馬氏體,奧氏體,鐵素體,珠光體等等。
除某些非金屬夾雜物、鑄鐵中的石墨相、粉末冶金材料中的孔隙等特殊組織外,經(jīng)拋光后的試樣磨面,必須用浸蝕劑進行“浸蝕”,以獲得(或加強)圖象襯度后才能在顯微鏡下進行觀察。獲得襯度的方法很多,據(jù)獲得襯度過程是否改變試樣表面,可分為不改變表面方法,如光學法,和改變試樣表面方法,如電化學浸蝕法、物理浸蝕法兩大類。zui常用的浸蝕方法是化學浸蝕法。純金屬或單相金屬的浸蝕是一個化學溶解過程。晶界處由于原子排列混亂,能量較高,所以易受浸蝕而呈現(xiàn)凹溝。各個晶粒由于原子排列位向不同,受浸蝕程度也...
1.硫酸室溫下,硫酸溶液對金屬氧化物的溶解能力較弱,提高溶液濃度,也不能顯著提高硫酸的浸蝕能力,且其濃度達到40%以上時,對氧化皮幾乎不溶解。因此,硫酸浸蝕液的濃度,鋼鐵件一般控制在10%~20%(體積比),zui適宜濃度為25%(重量)。提高溫度,可以大大提高硫酸溶液的浸蝕能力,因其不易揮發(fā),宜于加熱操作,熱硫酸對鋼鐵基體浸蝕能力較強,對氧化皮有較大地剝落作用,但溫度也不能過高,過高時容易腐蝕鋼鐵基體,并引起基體氫脆,故一般加熱到50~60℃,不宜超過75℃,而且還要加入適...
(一)、金屬組織1、金屬:具有不透明、金屬光澤良好的導熱和導電性并且其導電能力隨溫度的增高而減小,富有延性和展性等特性的物質。金屬內部原子具有規(guī)律性排列的固體(即晶體)。2、合金:由兩種或兩種以上金屬或金屬與非金屬組成,具有金屬特性的物質。3、相:合金中成份、結構、性能相同的組成部分。4、固溶體:是一個(或幾個)組元的原子(化合物)溶入另一個組元的晶格中,而仍保持另一組元的晶格類型的固態(tài)金屬晶體,固溶體分間隙固溶體和置換固溶體兩種。5、固溶強化:由于溶質原子進入溶劑晶格的間隙...
一、化學腐蝕化學腐蝕是將拋光好的樣品磨光面在化學腐蝕劑中腐蝕一定時間,從而顯示出其試樣的組織形貌。純金屬及單相合金的腐蝕是一個化學溶解的過程。由于晶界上原子排列不規(guī)則,具有較高自由能,所以晶界易受腐蝕而呈凹溝,使組織顯示出來,在顯微鏡下可以看到多邊形的晶粒。若腐蝕較深,則由于各晶粒位向不同,不同的晶面溶解速率不同,腐蝕后的顯微平面與原磨面的角度不同,在垂直光線照射下,反射進入物鏡的光線不同,可看到明暗不同的晶粒。兩相合金的腐蝕主要是一個電化學腐蝕過程。兩個組成相具有不同的電極...
金相即金相學,就是研究金屬或合金內部結構的科學。不僅如此,它還研究當外界條件或內在因素改變時,對金屬或合金內部結構的影響。所謂外部條件就是指溫度、加工變形、澆注情況等。所謂內在因素主要指金屬或合金的化學成分。金相組織是反映金屬金相的具體形態(tài),如馬氏體,奧氏體,鐵素體,珠光體等等。金相砂紙的用途是做金相分析用的砂紙,另砂紙的分類有干磨和耐水之分,普通粘結劑和樹脂粘結劑之分,棕剛玉,白剛玉,碳化硅,鋯剛玉等磨料之分。金相砂紙以精選的、粒度均勻的、磨削效果的碳化硅磨粒為磨料,采用靜...
一.主要試劑1.硝酸(1+2.5)2.高錳酸鉀溶液4%3.鹽酸(1+3)4.磷酸(1+10)5.二苯偕肼溶液(0.5%):稱取20g領苯二甲酸酐,溶于500ml乙醇中,低溫加熱溶解,加二苯偕肼2.5g溶解。二.分析操作稱取試樣10-30mg,置于150ml錐形瓶中,加入硝酸(1+2.5)10ml,加熱溶解后,滴加高錳酸鉀3-4滴,煮沸至沉淀出現(xiàn)(10s-15s),加入鹽酸(1+3)1ml,繼續(xù)加熱至溶液黃色透明,加入磷酸(1+10)70ml,二苯偕肼溶液5ml,搖勻。于波長5...